審視外部生存環境。第一令人擔憂的是,國內很多人目前對表面和氣的拜登當選,依然抱有太過樂觀的預期。甚至有聲音說:“我們沒必要再苦哈哈的獨立自主搞創新了,太累了!”
出于美國現實戰略利益的考量,拜登很大概率會繼承特朗普貿易戰的大部分成果,并在關鍵利益上繼續討價還價。任何抱著換個總統就對中國核心科技企業網開一面的僥幸心態,實話說,很危險。
根據1995年以來中國企業被美國列入制裁清單的歷年數量數據顯示,真正發生轉折的時間點在2019年,中國科技企業被制裁數量從2018年的17家直接飆升到了150家,剛剛過去的2020年依然有144家國內企業被嚴厲制裁。有人說:“過去這兩年,一切就好了”。
抱有這些僥幸人,要么是沒有看清中美摩擦的本質,要么是對當前國際政治局勢狀況欠賬太多,認知不足。從2020年10月底到12月中旬,共開了三次重磅會議,幾乎每一次都將影響深遠。
三次會議分別是:10月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12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五中全會確立了2021-2025年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長遠目標”;每年年底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具體部署來年工作的會議。通讀這三次會議精神,會發現它們毫無例外地把科技自主創新拔高到了國家戰略級。
2021-01-05 16:57:14
2021-01-05 09:50:38
2021-01-05 17:29:34
2021-01-05 09:07:46
2021-01-05 15:14:03
2021-01-05 15:09:27
2021-01-05 14:40:02
2021-01-05 11:38:08
2021-01-05 08:44:48
2021-01-05 11:08:31
2021-01-04 17:39:02
2021-01-04 11:28:16
2021-01-04 16:20:04
2021-01-04 14:59:00
2021-01-04 14:19:20
2021-01-04 10:18:44
2021-01-04 09:26:57
2021-01-04 11:08:30
2021-01-04 08:49:19
2021-01-04 10:11:33
2021-01-04 10:02:53
2021-01-04 09:54:37
2021-01-03 15:39:03
2021-01-03 11:20:40
2021-01-03 15:55:22